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投稿 | 反馈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网站首页 > 沭阳历史文化 >沭阳:虞姬故里东方花都

沭阳:虞姬故里东方花都

时间:2019-02-22    点击: 次    发布者:佚名 - 小 + 大

沭阳,因位于沭河之阳而得名。沭阳县总面积2297平方千米。沭阳古有厚镇、渠头、刘庄口等镇,惜毁于兵火。明清增至36个镇。民国期间,裁镇设9市1乡,后改为10区162乡镇,大小集镇星罗棋布。新中国成立后, 区乡屡有更动,至20世纪80年代相对稳定,计35个乡镇(场),另有10多个集市。现辖29个镇、5个乡,1个农场,472个行政村(居)委会,177万人口,是江苏省人口最多的县份。


 

 

沭阳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古为纷争之地,近为革命老区之一。新石器时代的臧墩和六朝墓葬,西周时的孟墩、殷墩,前汉时的厚邱、阴平方城遗址等。春秋时属鲁国,战国时建郯子国,西汉武帝时置厚丘县,北周武帝建清六年(556年)改怀文县为沭阳县,因县治位于沭河之阳而得名。境内颜集镇是绝代佳人虞姬的故乡,“霸王别姬”故事千载传诵。宋代大科学家沈括曾任沭阳主簿,率民众治理沭河、六塘河,政声远播,留下了治水功业与虞姬诞生地有关的虞姬沟、虞姬庙、九龙口、霸王桥等;明代抗倭将领刘綎筑的营垒,清代性灵派诗人袁枚任沭阳县令期间,留下许多诗篇佳话,亲植紫藤(袁公藤)今仍吐芳展绿。北宋时宋江义军活动于海、沭一带,南宋时韩世忠在此抗金。清顺治年间,以榆园山为首的农民义军,奋起反抗清庭统治。清朝末年沭阳才女刘清韵携10本传奇下江南,江浙名士为之倾倒,传为美谈。晚清进士李映庚,官至肃政使,创作我国第一部军乐谱。民主革命时期,老一辈革命家刘少奇、陈毅、黄克诚、张爱萍、李一氓等同志,皆在这里领导过革命斗争。建国前后,沭阳孕育了摄影大师吴印咸,著名记者兼作家白夜,京剧表演艺术家、'活红娘'宋长荣,鲁迅研究专家王士菁,著名历史学家叶蠖生,两院院士李德义,新时代'活雷峰'张子祥等杰出人才,他们为祖国的解放和建设作出了贡献,为沭阳人民赢得了荣誉。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今日的沭阳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

 

沭阳交通发达。京沪高速公路、新长铁路、205国道、245、324、326省道在县城交汇。东去连云港白塔埠机场40分钟,西到徐州观音机场1个小时。沭阳县水路畅通,新沂河横贯东西,淮沭新河纵穿南北。我省20大内河港口之一的沭阳港,年吞吐量在300万吨以上,过淮沭河与长江联接,经沭新河、蔷薇河、古泊河达连云港港口。

 



     沭阳资源十分丰富。沭阳是全国十大商品粮基地县、首批平原绿化先进县、商品猪基地县和科技先进县。年产粮食100万吨、油料6.23万吨、棉花0.51万吨,年出栏商品猪近200万头。沭阳花木名扬天下,全县花木总面积27.2万亩,花卉苗木品种3000余种,各类盆景80余万盆,是全国最大的花木基地,有'东方花都'之誉。2004年全县实现花卉销售收入18.6亿元。被誉为全省花卉销售龙头的苏北花卉盆景公司具有国家二级园林设计资质,县内颜集镇2001年被中国花木协会评为'中国花卉之乡',新河镇2000年被省花木协会评为花木之乡。沭阳是传统的林业大县,全县杨树成片林达60万亩,林网总面积达200万亩,植树总量9000多万株,活立木总蓄积量达38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46.5%。沭阳水产资源优势明显,全县水域面积62.2万亩,可利用养殖水面12万亩,盛产青鱼、鲤鱼、鲢鱼等淡水鱼类。沭阳矿产资源丰富,蕴藏非金属矿9种,能源矿1种,其中蓝晶石、水晶、磷、云母矿以及黄砂、陶土等都具有较高开采价值。

城市建设


 

沭阳旧时多临河建街,沿街辟巷。明正德七年(1512)始筑土城,万历四十四年(1616)改建砖城。乡村集镇多始建于元代,明、清时期渐趋规模,定期集散。城乡屋宇简陋,道路晴尘雨泞。新中国成立后,逐步改造旧城区。1956年城区南扩,1981年向东西拓展。至1987年城区面积为6平方公里,共建街道20条,人均居住面积为5.91平方米。近年来,沭阳瞄准建设江北最大、最美县城,进一步加快现代化中等城市建设步伐,大力实施“东扩南延”战略,迅速拉开城市建设框架,不断昂起县城这个统筹城乡发展的龙头。目前,沭阳城区已经形成了新城区、老城区、经济开发区“三区一体”总体格局,基础设施配套面积达51平方公里,人口39万,在全省乃至全国县级城市中都位居前列。主干道形成“六横八纵两环”格局,南京东路、广州路、上海路等23条路段实施无杆化改造;绿化覆盖率迅速达43%,人均拥有绿地面积超过10平方米。致力建“不拆迁的房子”,目前正在实施具有较高品位的70多栋12层以上楼房已有30多栋顺利建成,其它38栋正在加快实施;城区一大批商贸龙头相继涌现,肯德基在苏北县级城市的第一家连锁店落户沭阳,正在加快建设的大型商贸物流设施总投入40多亿元、总建筑面积350多万平方米,县城人气进一步提升,商气进一步汇聚。今天的沭阳,街道宽敞,楼房鳞次栉比,绿地成片,繁花似锦,环境优美,管理有序,人气旺盛,基本实现了硬化、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目标,中等城市框架日益凸现,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崭新局面。



中国花木之乡颜集镇

颜集镇位于沭阳县偏西方向,距县城20多公里,是宿豫、新沂、沭阳三县交界处。这里因盛产花木,闻名全国。全镇共有4.3万亩耕地,花木面积竟达4万亩;在14个行政村中,村村种花育苗,专业村占12个,共有8000多个种花大户,花卉品种共2000余种,是江苏省面积最大的花卉种植基地。1999年堰下村被国家农业部、全国绿化委员会评为'全国绿化千佳村'荣誉称号;2000年5月,颜集镇被国家林业局、中国花卉协会命名为首批'中国花木之乡'。

颜集一带生产花木,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古代,这里 就出过一些技艺精湛的花木名师和艳异奇特的名花名木。改革开放以来,这里的花木生产,仿若雨后花蕾,迅猛绽放,飞向全国各地。早在十多年前,就有一些先富的花农,乘坐飞机到各地推销花木。

 

颜集镇为什么在历史上盛产花木呢?据研究,同这里古老的文化历史有关。据《东南文化》载:颜集境内古遗址甚多,如大墩子为新石器时代、春秋时代遗址;张寒墩为商、周时代遗址。还有点将台、虞姬庙、霸王桥、项宅墩、段墩等,均为汉代至宋代遗址。对于这里盛产花木,有一种更直接的见解认为:由于颜集是西楚霸王项羽爱姬虞姬的故乡,人们世代悼念爱戴这位壮烈英杰美人的高洁灵魂,逐渐养成了爱美的品性,以致通过栽花植木,表达了热爱美好事物的情感。说来也奇怪,这儿许多关于虞姬的遗迹,都与花木紧紧联系在一起,而且也是生产花木最繁盛的地方。例如虞姬沟:此河发源于江苏新沂市荻邱山(踢球山),从时集乡东南部,流经沭阳县颜集境内,接蔷薇河人海,全长100多公里。据《沭阳乡土地理》记载:'虞溪村为虞姬故乡。'虞姬沟正因虞姬故乡而得名。附近有虞姬庙、霸王桥。现在,虞姬沟宽40米,两岸农户的花圃里鲜花繁盛,到处生机盎然。堰下村的花卉盆景园有3000米长的白色花格围墙,墙内是钢筋制成的40多个各具特色的盆景园。各种花卉盆景千姿百态,争芳斗妍。离虞姬沟不远的冠芹村有一座'花木新品种示范园',它是颜集镇人民政府投资50万元建起来的,占地100余亩,花卉新品种共有200多个,远远望去,蔚为壮观,给虞姬沟畔的绿野上增添了亮丽的风景线。为了提高花木档次,不断更新品种,他们聘请南京钟山植物园教授为常年指导,专门研究开发新品种,每年引进新品种50多个。现在的品种有五角枫、重阳木、黑松、黄菖莆、罗木石楠、美人梅、小叶石楠等。这些品种除供本地花农种植外,每年有大批外地客商和游人沓至观赏与购买。

根据历史遗文乃至古迹和传说考查,由于两千多年来虞美人享负盛名,虞姬故乡成为文人雅士凭吊和颂扬的胜地,这里形成了浓烈的文化氛围,这也是颜集镇一带盛产花木、美化生活乃至使花木成为商品的重要原因。这里古有虞姬庙,以及许多文人重视虞姬的历史事实,就生动地说明了这个问题。《沭阳县志》载:'虞姬庙在治西四十里颜家集,……明崇祯十七年建,乾隆三十六年邑人吴九龄重建中殿大殿,四十年重修后楼,光绪初宿迁叶祥麟重修。'公元前202年冬,项羽兵困垓下,自知大势已去,虞姬自刎后,家乡人为纪念她,建造虞姬庙。历代文人墨客纷纷前往瞻仰凭吊。清代大诗人袁枚在沭阳任知县期间,曾瞻仰过虞姬庙,离开沭阳后,到古稀之年,从南京又一次来沭,专程赶来凭吊虞姬庙,并作《题虞姬庙》诗:
为欠虞姬一首诗,
白头重到古灵祠。
三军已散佳人在,
六国空亡烈女谁?
死竟成神重桑梓,
魂犹舞草湿胭脂。
座旁合塑乌骓像,
好访君王月下骑。

民国年间,虞姬庙被颜集小学借用,抗日战争中毁于战火,现存遗址。虞姬庙虽然不在了,但群众按照习惯,在庙址周围的土地上栽培了大量花卉苗木,形成了特有的景观。

 

花堰村是全国最大的金叶女贞生产基地,栽种面积2000多亩,每年有大批量的女贞苗运送到祖国各地,装点城市环境。踏上花堰村的大地,满湖遍野是鲜嫩的女贞,金黄色的叶片在灿烂的阳光下显得勃勃生机。每当初夏时节,一朵朵白色小花排成了圆锥花序,远远望去,如同遍野繁星,又似银色的海洋,既壮观又素雅,恰如进入幽香的世界。

荡埃村是月季花生产基地,面积1000余亩,数百个品种,除严冬季节外,田野里繁花似锦。每到春夏季节,一遍遍、一朵朵各种颜色的月季花灼灼耀眼,配以鲜艳的五色牡丹,使整个田野更显得婀娜多姿,艳丽宜人。这里的村前村后,蜂飞蝶舞,香气袭人,花商和游人络绎不绝。

 

霸王桥,在今颜集镇人民政府西首,虞姬庙南侧,是当年留存的古桥,土红色长石垒砌。在这座桥上,留传着许多关于项羽和虞姬的传说,清代诗人吴少槎曾来霸王桥观赏并咏诗道:

楚歌四百起中霄,
盖世重瞳惨不骄。
毕竟英风流不断,
虞姬沟畔霸王桥。

如今,虽然古老的霸王桥仅存遗址,然而周围大地上的花卉苗木却把它拥簇在艳丽的锦团之中。诸如霸王桥东线的沙湾村是千亩北京桧基地。成片的北京桧葱茏茏、翠森森,犹如绿色围墙,独具风格。另外,有一个壮观而秀美的芦荟园,占地20亩,有大小芦荟50万株,其中有美国芦荟库拉富等众多名贵品种。芦荟园是中国芦荟协会副主席、吉林省李印棠经营的,他曾经到全国许多地方考察选址,最后选定环境优美、条件最佳的中国花木之乡颜集作芦荟培育基地。芦荟不仅有美好的观赏价值,而且有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人们把它称为'家庭良药',有治疗泻下、上火、小儿疳积、热结便秘等功能。同时,芦荟汁可搽脸,有美容功能,是天然化妆品和研制高级化妆品、洗发液的原料。这里的芦荟畅销祖国各地,游客也纷纷前往观赏。

在颜集大街上,一尊虞姬塑像成为这里的标志形象。以塑像为中心,南有点将台,北有胭脂塘,另外还有项家宅、紫竹林等古遗址。如今,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生发新的生机,昔日的虞美人花引来了成于上万品种的各类花木,形成了花的天地。近年来,颜集镇人民政府先后投资150万元与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联合兴建了全国首家乡镇级花木组织培养实验室,利用生物细胞克隆技术进行花木实地组织培养,可根据需要繁育珍稀木本花卉幼苗,计划培养110万株。目前,已繁育高档珍稀花卉成品在50万株以上,如高档兰花、德国燕尾、日本柳杉、俄罗斯石竹等。组培室里常年无四季之分,苗青翠,花鲜艳,馨香四溢。在颜集四万亩花木丛中,大地中部竖起了高大的标志牌--'虞姬故里四万亩花木基地'形象牌,它与镇政府东侧的'中国花木之乡--颜集镇'标志牌遥相呼应,更显花乡的风采。

这里,每年有数十批中外考察团来考察、观光、订购,2000年5月,德国作家福尔诺先生等人慕名特地前来考察,拍下了大量的照片和记下了文字资料,用以研究虞姬故里的古迹与现代文明。颜集镇人民政府与南京农业大学合办全省第一所花木学院--虞姬花木学院。同时,还组建了'江苏虞姬花木集团',注册的'虞姬牌'花卉商标有150多个品种,并在北京、天津、山东、河南等地兴建花卉盆景专业批发市场,把花卉的产、供、销联为一体,把虞姬故里的花卉销往祖国各地。

沭阳清真寺

沭阳县,由于历史上在商贸流通方面与国家西部数省联系密切,自古便有一部分回民落户定居。但在封建时代,回民不受重视,沭阳并无弘扬伊斯兰教教义和回民族风俗的公共场所。清末民初,沭城一位张姓绅士,感于回民恪守清真教义的德行,主动献出家中部分房屋,并加以修整,成为清真寺,供伊斯兰教徒和回民礼拜、斋戒之用。该寺位于沭阳县城马巷北首(现沭城马巷43号),占地120平方米。古树掩映,地处幽静。坐西面东,院门北向,砖木结构,灰瓦盖顶,明清式建筑。匾额上书'清真寺'三个行书大字,清秀飘逸,观之不俗。三间大殿,四间廊房,整个院落设计古朴典雅,具有东方古老民族庭院式样之美。

首任阿訇马振才,后,其子马文山继任。1950年,泗阳籍回民沙雨亭,从青海伊斯兰学校毕业,来沭主持清真寺,弘扬伊斯兰教义。1952年,沙雨亭调回原籍。1956年以后,该寺曾被机关、居委会借用,后被私人占为住宅。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落实党的宗教政策,恢复了清真寺。从1974年以来,县政府多次拨款,修复了寺内的大殿和附设房屋,1999年1月公布为沭阳县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沭阳县成立了清真寺管理委员会。现在,回民每逢斋戒日或婚丧嫁娶,大都在清真寺举行集会,或做礼拜,宣讲教义,或进行沐浴等民族风俗活动,充分体现少数民族的尊严受到政府和全县人民的尊重。

感先烈之功业,励后人之壮举。革命先烈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忘我奉献的崇高精神,正在跨越时空,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沭阳花卉第一乡新河镇

 

出沭阳县城西行10余公里,有一块面积48.6平方公里的彩色的土地--江苏沭阳新河镇,全镇3.4万亩耕地上遍植2500多种各类花木,1998年,江苏省农林厅命名该镇为'花木之乡'。

走进花木之乡,犹如走进没有围墙的大花园,幽雅、超脱、清新怡人的环境,令人想起东晋陶潜的'桃花源'。然而,陶公的'桃花源'是世外渺茫的遐思,而新河镇现代的'桃花源',却是现实的,是火热的大干世界的'名花名木之源'。

走进'没有围墙的大花园'后,接着就是数不清的'有围墙'的景点,这些景点不需'另买门票',无论是机关、学校、村民居委会,一个个都是万紫千红的'园中之园'。全镇10个行政村,几乎村村都有'花卉精品园'或花卉市场、花木公司等。在桐槐、周圈等几个主要'盆景园'和花卉市场中,可以看到陶潜想像不到的奇花、异草,许许多多形象化的花木盆景如恐龙、奔马、长颈鹿、骆驼、卧牛、雄狮、宝塔、山峦、乌云……真令诗人、画家目睹而叹为观止。

据考,新河镇的农民专注于花的历史已有400余年。祖籍新河镇的明代抗葡英雄胡琏(1469-1542)既是军事家、政治家,又是业余园艺爱好者。当年,他抗葡胜利、凯旋新河时,从海南一带买回许多名花种植于家中,平时除自己陶冶情操外,还手把手教会家乡的农民养花。目前,周圈花园中的9株约有300多年历史的刺柏、地柏,其'种源'就在南方,有人说是胡琏时代留下来的'二代种'。这9株古朴的松桩盆景,苍劲中不失柔曼,堪称'植物活化石'。据守园的老人讲:周圈原有11株300多年历史的松桩盆景,1960年灌云县人民政府在大伊山建烈士陵园,周圈大队代表沭阳人民的心意赠送了两株,除此以外,任何人出重金,周圈人都不会出售。唯有对烈土,他们二话不说,从此事可以看到新河人民对革命的赤热之心、对花木的珍爱之情。

走进花木之乡,除看到三、五百年前松柏和一、二百年来从未断续的50多个花木传统品种外,还可以看到近20年间新引进的形形色色的国内外珍稀品种上千个,如巴西木、比利时杜鹃、日本五针松与仙人球、越南和朝鲜的月季花、柬埔寨玫瑰以及台湾的金塔竹等,一应俱有。南京植物园的专家说:新河镇堪称世界花木展览园……

 


虞姬公园是国家2A级旅游景区。位于宿迁市沭阳县城区北侧公园路19号,距离宿迁市区70公里,京沪高速和205国道可达,是沭阳县唯一一座县级历史名园,始建于1929年,因历史名人虞姬故里而得名,属自然风景旅游区。虞姬公园总面积120余亩,其中湖面占三分之一,景区内古树名木繁多,有珍稀树种楸树、梓树等,其中一株一面余年树龄的枸杞生长的非常茂盛,是蒋介石先生亲手所植。2005年初,经县委、县政府有关领导批准,该园成为县级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景区内每年春节举办新年庙会,5月举办啤酒节,每暑期举办夏令营活动等。

虞姬公园,总面积达 80市亩,可供数十艘微型船舶嬉游的人工湖,水面宽阔回旋。一座座雕琢寓趣的石栏桥,立在位置各需的水面上。两水相夹的'东西湖堤',地势高耸,树木密集。湖堤由于位置特殊,堤上清风习习。伫立堤上,观水看景:湖面,荷香四溢,林中,鸟语清脆,使人有登临仙境之感。湖水南面,有花木繁多的花圃与花木走廊,花木不下千种,诸如牡丹、梅花、白兰、含笑、月中桂、紫荆、紫美人、紫玉兰等等。有晚上开放,第二天早上即闭合的夜来香,有晚上合叶,早上舒展的合欢花,还有那在无风时,只要一摸树干,树叶便会动弹的怕痒树紫薇。在常年花木丛中,价值最高的是一批'艺甲江淮'、历经沧桑的松桩盆景。其中有二十多株刺松,树龄最长的达二百年,均按'山林派'势法剪扎培育,有的悬枝挂膀,有的穿插勾挂,虬枝劲节,宛如生龙活蛇,更象一幅幅古画。

虞姬公园在花木培育和提供观赏方面,最具权威的是季节花卉菊花。这里的菊花经过多年改造与引进,品种多达500种以上。金秋九月的菊展,既吸引本地观众,也吸引外地游客。布满全公园的菊花,颜色多样,形状各异,千奇百怪。有片状的、管状的、半管半放的、细丝状的、羽毛状的;有的昂首挺立,有的半俯半仰,有的垂丝至根部,其怪异艳态,超出人的想像。还有一些品种,是全国少见的,如十丈珠帘、绿牡丹、玄玉、天下无敌、鹤舞云霄、周鼎商彝、灯下五娘等。有一种菊花具有特种香味,嗅之如梨香,故名梨香菊,更是不可多得的妙品。

虞姬公园内,最早而有代表性的建筑物为'逍遥厅'。此厅始建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期间。当时的革命知识界,在宣传打土豪的同时,破除迷信,拆毁庙宇,在新建的公园内建一'逍遥厅',以示新的文化内涵。'逍遥厅'为民族式建筑,画栋雕梁,斗拱飞檐。门前横匾上'逍遥厅'题字,原系邑人司志奇所书,为颜体书法,遒劲古朴,可惜毁于'文革';2001年由薛伯愚重新题写,柳体书法,大雅庄重。厅南的草坪上,竖立原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吴苓生烈士半身塑像。游人至此,不禁产生庄严肃穆之感。进入'逍遥厅',则是幽静与雅趣并存。特别是夏季,厅内开设茶社,设置休憩座位,供游人品茗把盏,观景谈天。厅后荷香四溢,池中游鱼可数。秋后游人渐稀,但依老例,喜养蟋蟀者,常在厅中设盆斗趣,亦吸引一些观众。

虞姬公园在1986年扩建后,增加了几处具有深重政治和纪念意义的建筑物,使公园风光尤浓。横堤'东部,建有淮海中学纪念碑亭。此亭为纪念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我淮海区民主政权为培养革命干部而创办的淮海中学而建立的。主要由当年淮海中学的学子捐资,于1989年建成。碑亭通过长廊与硫璃瓦展厅相连。原淮海区行政公署主任李一氓题写的'淮海中学纪念碑'巨型碑刻立于亭中。展厅内的墙壁上嵌有原淮海区领导干部金明、杨纯乃至各界名人的题字刻石。厅中陈列花木展品。在'横堤'的北面空地上,竖立着'沭宿海抗日中学纪念塔',此塔主要是由抗战期间,我沭宿海地区为培养革命干部而创建的沭宿海中学分散在各地的学子们筹款建成的。纪念塔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底层四个大门,塔底为花岗岩石栏板。底座平台高1.937米,象征: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以上为七层塔身,象征'七·七'事变,总高度为27.5 米,精美壮观,气势恢宏。塔内外墙壁上有张爱萍(题写塔名)、李德生、陈士榘、金明、肖克、杨纯等当年淮海区军政界领导人和当今的名人题字刻石。99年又兴建大型娱乐景点'乐惊宫'。宫内人物形象各异,灯光映照,维妙维肖,令人叹为观止。

上一篇:细说颜集

下一篇:穿越千年寻虞姬

欢迎光临本网页,你是本页的第 491 位访客!
| ICP:苏ICP备16068320号-1  |   QQ:491988088  |  地址:虞姬网  |  电话:法律顾问:徐 伟  |  免费统计 | 公安备案号:32132202000292 |